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
首頁 > 教育科技

探訪中原“神算子”:每秒十億億次算力背后的科技力量
2024年05月08日 09:53 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網許昌5月7日電 題:探訪中原“神算子”:每秒十億億次算力背后的科技力量

  作者王宇

  數字化時代,算力成為衡量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標準。在河南許昌,一座名為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科技高地引人注目,其強大的計算能力高達每秒十億億次,為河南乃至全國的人工智能產業(yè)發(fā)展注入了強大動力。近日,記者走進這座被譽為中原“神算子”的科技高地進行了探訪。

圖為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!⊥跤 攝
圖為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!⊥跤 攝

  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繼深圳、武漢之后,全國第三家、河南省唯一一家基于全國產化、綠色節(jié)能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。目前,該中心注冊用戶超過500家,聯合發(fā)布了超過40個解決方案,并成功孵化出3個行業(yè)大模型及創(chuàng)業(yè)平臺,成為AI算力的重要輸出地。

  所謂算力就是計算機設備或計算、數據中心處理信息的能力,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力。據測算,在算力中每投入1元,平均將帶動3元至4元的經濟產出。進入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新時代,算力、算法和數據構成人工智能的“三駕馬車”。

  許昌市市投數字經濟產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克窮解釋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,“如果把該中心比作一個飯店,那么數據就相當于食材,算力相當于廚具,算法則相當于烹飪方式。三者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”。

  據了解,該中心總規(guī)劃人工智能算力規(guī)模達300P,目前一期已投用算力100P。P是人工智能的一個數量級別單位,1P代表1秒鐘可以執(zhí)行1000萬億次的浮點運算,100P就代表1秒鐘可以執(zhí)行10億億次的浮點運算,大約相當于5萬臺高性能電腦的算力。

  走進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機房,一排排指示燈閃爍不停,大型服務器正在提供澎湃的算力,支撐著各種應用場景的高效運轉。李克窮介紹稱,目前,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澎湃算力正在各行各業(yè)產生巨大價值。從應用場景來看,該中心已經實現了一二三產業(yè)的全覆蓋。

圖為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光伏項目。王宇攝
圖為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光伏項目。王宇攝

  值得一提的是,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還注重綠色節(jié)能。該中心的光伏項目電站總容量為843kW(千瓦),于2022年并網發(fā)電。項目采用了華為逆變器和儲能技術,年發(fā)電量約81萬kWh(千瓦時),有效降低了用電成本,增加了綠電使用比例。

  例如,在廢舊金屬回收領域,通過人工智能的視覺識別和光譜分析技術,可以快速對廢舊金屬進行識別、分揀、分類和定價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此外,該中心還孵化了AI反詐大模型,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快速高效地識別詐騙網站和信息,識別率超過99%,有效保障了網絡安全。

  李克窮告訴記者,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定位是新型基礎設施,把AI算力像水和電一樣,讓企業(yè)、百姓、科研機構都能用得上、用得起,促進人工智能產業(yè)發(fā)展,達到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(yè)的目的。

  為了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經構建起“一中心四平臺”的模式。該模式是以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為主體,提供公共算力服務平臺、應用創(chuàng)新孵化平臺、產業(yè)聚合發(fā)展平臺和科研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平臺。

  “通過這些平臺的建設和運營,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將打通‘政—產—學—研—用’的閉環(huán),形成區(qū)域乃至全國的人工智能產業(yè)匯聚地,進而打造中原區(qū)域人工智能發(fā)展高地!崩羁烁F如是說。(完)

責任編輯:王雨蜻

友情鏈接: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戰(zhàn)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