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的毛烏素沙漠,迎來了一年中最熱的時段。由于連續(xù)多日的暴曬,讓沙漠戈壁的溫度比往年更高,然而這樣炎熱的天氣,并沒有影響神木氣田年度檢修的工作進度。
702口氣井,2300余個閥門,120人次、28臺車,120分鐘……一組組數字的背后,采氣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踏實肯干的優(yōu)良作風。
勘探“精兵”轉戰(zhàn)檢修“現場”
盧子興,33歲,長慶油田勘探開發(fā)研究院天然氣勘探研究博士。今年3月來到采氣二廠進行輪崗交流。作為一名技術工作者,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氣田檢修工作,也是一次重要的基層鍛煉。
7月22日早7點30分,盧子興帶隊開始了首個工作任務。“總共15口氣井,咱們一人3口,現在抓緊時間關井,不能耽誤停產檢修進度。”盧子興邊說邊走到井位處,搭管鉗,轉動關閉閥門,他用手隨意摸了下下巴處掛著汗珠子,甩甩發(fā)酸的胳膊,繼續(xù)轉動閥門……直到完成所有的關井任務,才找了塊兒空地坐下來稍作休息。
檢修現場,盧子興與檢修人員一起設置警戒隔離、能量隔離、工具材料準備、特殊作業(yè)監(jiān)護等工作。他覺得,這才是真正的實踐與鍛煉。
在神3集氣站2號壓縮機東側電動球閥更換作業(yè)時,電動球閥長期使用磨損導致執(zhí)行機構拆卸困難,多人上手拆卸,都沒法讓附件松動分毫。盧子興圍繞閥體仔細觀察,提出了自己的意見,并拿著工具上手示范,錘頭靈活的敲擊在扳手上,在盧子興的技術指導下,經過20分鐘努力,閥門終于成功拆除。這個勘探“精兵”轉戰(zhàn)檢修現場首站“告捷”,這也極大地增進了他完成接下來檢修任務的信心。
團隊合作詮釋完美“速度”
神木氣田今年的停氣檢修工作涉及內容點多面廣、任務緊、風險高,為確保檢修工作保質保量按時完成,采氣二廠積極發(fā)揮團隊力量,與業(yè)務外包及輔助生產承包商隊伍共同協作,在檢修工作中處處彰顯神木氣田團隊的完美“速度”。
“各組一定注意安全,按照預定方案有序關井,F在出發(fā)!”7月22日上午7時,隨著負責人一聲令下,由作業(yè)六區(qū)、業(yè)務外包及輔助生產承包商隊伍共計120人組成的30支關井小組整裝出發(fā)。
28輛車依次駛向神1、神2、神3、神4所轄128座井叢,他們將按照《停站檢修關井方案》在120分鐘內檢查、關閉、確認702口生產井的2300余個閥門,為下一步各集氣站吹掃、置換、泄壓打好基礎。
為了將停站檢修對產量的影響降到最低,保證關井工作按時間節(jié)點完成,作業(yè)區(qū)負責人和技術干部不斷優(yōu)化檢修方案,科學排布關井次序,最終把關井方案細化到每一組人員的關井路線、井位及時間,實現工作任務明確,操作內容具體,責任落實到人。
“兵頭將尾”盡顯責任擔當
“走,所有氣井關閉完成后,大家分別到各自負責集氣站集合,泄壓、置換”,采氣二廠作業(yè)六區(qū)常務副經理常超調整了一下安全帽,即刻帶著技術員趕到神4集氣站,進行進站流程吹掃、置換、泄壓工作。
兩個小時后,區(qū)部視頻監(jiān)控室反饋全部管線壓力歸零,他臉上才露出一絲輕松的神情,并投入到下一階段的檢修任務。與此同時,4座集氣站的各路檢修隊伍、車輛機具在預定作業(yè)位置就位,上鎖掛簽、能量隔離、氮氣置換等工作依次展開。
為保證檢修工作安全平穩(wěn)進行,所有區(qū)部負責人主動擔當,針對關井人員不足問題,積極協調調動19臺車,10余家生產服務承包商60多人共同參與了關井作業(yè)。
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操作員工,大家都各盡其責,緊盯檢修現場,及時糾偏,嚴控檢修程序,保障施工質量,杜絕重復作業(yè)和無效低效作業(yè)發(fā)生,為此次年度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神木氣田安全平穩(wěn)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。(何尚晏 黎輝)
責任編輯:王雨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