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星
大學生“搬!保阋娺^嗎?近日,四川農(nóng)業(yè)大學因“隨機刷新兩頭‘!币l(fā)熱議。
據(jù)媒體報道,四川農(nóng)業(yè)大學的大學生們經(jīng)常將學校的幾頭雕塑牛搬來搬去,在校園里的各個角落,都能夠看見雕塑牛的身影。
對此,四川農(nóng)業(yè)大學宣傳處工作人員回應稱,同學們經(jīng)常把牛擺出各種造型,沒事就去“搬!保呀(jīng)成為學校傳統(tǒng)。即使是校外的人,如果進入學校,也可以參與“搬!。
為什么大學生“搬!睍l(fā)熱議?這其實折射出不少人對大學人性化管理的期待。大學能允許大學生以及校外游人“隨意”搬牛,把牛搬到自己想搬的地方,這不是什么大事,但體現(xiàn)了學校管理的“松弛感”,在把大學生“搬牛”變?yōu)閷W校一道美麗風景的同時,也讓大學生增強了校園主人翁的自豪感。
大學生能“搬!保c雕塑牛的設(shè)計有關(guān)。由于雕塑牛沒有固定,可以較為輕松地被幾個同學一起搬走,因此,比較“皮”的大學生就可能把雕塑牛搬到宿舍樓下,甚至停車場?砂岬叫@任意地方的雕塑牛,就變成了流動的風景。
但雕塑牛能不能搬動,與學校允不允許搬動,是兩碼事。如果校方規(guī)定,學生不能隨意搬動校園雕塑,并將搬動校園雕塑列為不文明行為,那么,就算雕塑牛能搬動,學生也不敢隨意搬。搬動雕塑牛的學生被發(fā)現(xiàn)后,還可能會被老師批評、教育。
其實,該校大學生“搬牛”,已經(jīng)不是第一次上熱搜、引起熱議了。早在2017年,大學生“搬牛”就曾上過微博熱搜。幾年過去,大學生“搬!睙岫炔粶p,表明這一活動深受大學生歡迎。這也是對校園文化的傳承,從高年級學生傳到剛?cè)雽W的新生,每屆學生的大學生活都有雕塑牛的影子。
大學生“搬牛”可謂學生與校園雕塑深層次的互動。每所大學校園里,都會有一些雕塑,但雕塑基本上都是固定的,不能搬動、也不允許學生搬動,要把雕塑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,要由學校決策,再由校園管理部門執(zhí)行。這所大學的雕塑牛,不固定安裝,這一創(chuàng)意就具有開放性,讓雕塑牛在校園的不同地方出現(xiàn),會有不一樣的藝術(shù)效果。當然,有的也可能沒有什么藝術(shù)效果,學生們追求的不過是好玩、有趣。
近年來,我國大學管理學生的一些措施遭遇輿論質(zhì)疑,如大學管理“高中化”、學校不允許學生在宿舍里掛窗簾、不允許大學生帶手機進課堂等,這些管理措施,都具有一個共同點,即缺乏人性化,顯得僵化、呆板。與這些管理措施相比,大學生可自由“搬牛”,就增加了校園生活的人性化色彩。這意味著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有更大的自主空間,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美化、裝點校園。
這也是大學生“搬!币l(fā)熱議給人的啟發(fā)。大學要把校園更大程度地交給學生,讓學生對校園有更強的“主人翁意識”,進而激發(fā)他們進行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。
(作者是知名教育研究學者)
責任編輯:王雨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