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
首頁 > 文化旅游

交領右衽邂逅長安古建:一場“穿在身上的文化行走”
2025年03月24日 09:25 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社西安3月23日電 題:交領右衽邂逅長安古建:一場“穿在身上的文化行走”

  作者 張一辰 劉靜

  春風徐徐,大雁塔下身著齊胸襦裙的年輕女孩手持團扇,裙裾正隨風輕揚;大唐不夜城的仿唐建筑前,頭戴鎏金發(fā)釵,畫著盛唐妝容的游客與燦若星河的詩詞燈組相映成趣……在春日長安的眾多歷史文化地標,“漢服打卡”正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線。

  “我覺得漢服和西安的一些古代建筑特別搭,它們都有一種古典美,站在一起拍照仿佛穿越回了幾千年前!睗h服愛好者李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她經常和朋友們一起穿著漢服來到西安的城墻腳下、鐘樓、大雁塔廣場等地方拍照。在她看來,漢服的寬袍大袖、飄逸靈動與西安這些歷史文化建筑的莊重古樸相得益彰,能展現出一種獨特的文化魅力。

3月20日,陜西西安,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內花開似錦。圖為民眾身著漢服拍攝寫真!≈行律缬浾 張遠 攝
3月20日,陜西西安,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內花開似錦。圖為民眾身著漢服拍攝寫真!≈行律缬浾 張遠 攝

  “西安的城墻、鐘樓、大唐芙蓉園,是人們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線下課堂!睗h服體驗館花間月品牌主理人李陽告訴記者,近兩年店內漢服租賃訂單量穩(wěn)定增長,游客尤其偏愛與地標建筑合影!拔覀円龅木褪菐Ыo顧客有品質的妝造,讓他們在拍攝留念時會更加有沉浸感!

 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,從明城墻到大雁塔、從兵馬俑到鐘鼓樓,文化底蘊深厚、名勝古跡眾多,令束發(fā)盤髻、衣袂飄飄的漢服愛好者在此間盡顯“國風古韻”。記者走訪發(fā)現,西安與漢服的“適配度”正在催生新業(yè)態(tài)。在長安十二時辰街區(qū)周邊已經形成漢服妝造、古風攝影、文創(chuàng)市集的完整產業(yè)鏈,超百家店鋪在此集聚。

  該街區(qū)的妝造師朵朵向記者介紹,“我們會系統(tǒng)學習唐代服飾史,在給游客復原《簪花仕女圖》等古畫造型過程中,也會為他們講解這些妝造的背景。同時,結合現代審美改良‘三白妝’等歷史妝容,讓大家的‘貴妃妝’‘公主妝’各美其美!

  在街區(qū)內記者看到,此間進行的花朝節(jié)主題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前來,《春分花信至》快閃演出成為焦點,鬢發(fā)搖曳處流光縈繞,廣袖翻飛間暗香浮動,“花神”與手持花枝的“花鳥使”以唐風舞蹈與劇情演繹再現唐人生活。當游客扮上“花神”同款復原唐妝造型之時,長安的風韻便成了根植于內心的文化印記。

  在西安攝影師李冉的眼中,西安這些古建筑的結構美學為拍攝漢服氛圍打卡照提供了許多靈感,“比如大雁塔的對稱美搭配曲裾深衣更能拍出古香古韻,城墻的厚重感與明制長襖或者戰(zhàn)國袍更為‘適配’。”

  “漢服體驗者打卡古建地標的現象,其實是傳統(tǒng)文化與城市文化相互影響、相互促進的一個縮影!本妥x于西北大學文藝與文化傳播專業(yè)的博士生祝培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一方面漢服作為一種傳統(tǒng)文化符號,為城市的古建地標注入更為豐富多彩的元素;另一方面,古建地標也為漢服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平臺,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和了解漢服文化!

  當交領右衽遇見千年古都,這種“穿在身上的文化行走”不僅讓此間的古建地標“活”了起來,更以可感知、可參與的方式完成了傳統(tǒng)文化的當代表達。正如漢服愛好者李李所感:“城墻青磚上流轉的衣香鬢影,恰似一枚棱鏡,折射出長安與西安的重逢!(完)

責任編輯:王雨蜻

友情鏈接: 中國政府網 陜西省人民政府 陜西省委統(tǒng)戰(zhàn)部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人民網 新華網 中央電視臺 央廣網 群眾新聞網 西部網 西安日報 華商網 西西新聞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3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