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您好,您那邊能聽見我說話不?”“能聽見,聲音可清楚了!”4月3日,在禮泉縣人民檢察院的會議室里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云端”司法救助公開聽證會正在進行著。這次聽證會與以往不同,它借助視頻連線,讓遠在外地的申請人賀某某也能參與其中,就像大家坐在一個屋子里交流一樣。
這事兒還得從一起交通肇事案件說起。禮泉縣檢察院辦案人員崔娜在辦理這起案件時,就像偵探一樣敏銳,一下子就察覺到被害人張某某的家屬賀某某,很有可能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。于是,趕緊把這個線索移交給了控告申訴檢察部門。
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的辦案人員王博接到線索后一絲不茍,他們就像給案件做“全身檢查”一樣,深入細致地審查每一個細節(jié)。經過一番努力,終于確認賀某某確實符合司法救助條件。賀某某提交了相關材料后,辦案人員覺得,這事兒得讓大家都清楚明白,于是決定舉行公開聽證。
可賀某某的情況有點特殊。她丈夫因為交通事故不幸去世了,家庭一下子就沒了經濟支柱,就像一艘船沒了舵手。而且,她自己也在事故中受了傷,現(xiàn)在正在外地兒子家里休養(yǎng),行動特別不方便。檢察機關一琢磨,這可不能讓群眾為了這事兒來回跑,太折騰人了。秉持著“人民至上”的理念,他們決定采用遠程視頻方式開展此次公開聽證,給賀某某提供最大的便利。
聽證會一開始,申請人賀某某就通過視頻,聲情并茂地講述了自己申請國家司法救助的緣由,還有家庭面臨的重重困難。那聲音里,滿是生活的無奈和艱辛。該案主辦檢察官也不含糊,就像講故事一樣,全面且詳細地介紹了案件的來龍去脈、相關證據情況,以及對賀某某家庭狀況的調查詳情。
聽證員們就像一群公正的裁判,圍繞賀某某是否符合救助條件充分討論、各抒己見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氣氛熱烈極了。最后,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,大家達成了一致共識,認定申請人完全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,應當給予及時救助。
“真的非常感謝檢察機關為我提供救助,幫我渡過難關!”會議尾聲,賀某某在視頻那頭,難掩感激之情,眼眶都有點紅了,向檢察機關表達了最真摯的謝意。
禮泉縣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,該院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。把檢察為民當作工作的根本出發(fā)點與最終落腳點。就像一位貼心的服務員,持續(xù)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與水平,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初心與使命,用心用情辦好每一個民生案件,更好更快地把司法溫暖送到群眾心里。(群眾新聞記者 郭朝霞 通訊員 趙晨)
責任編輯:王雨蜻